卫士级驱逐舰作为支援型舰船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性价比的技术点消耗与多功能性。优先提升雷达锁定速度是加点的基础方向,该属性直接影响维修效率与防空无人机的火力响应速度。后续建议分配三点至冷却缩减,最终将剩余技术点全部投入闪避属性。这种加点顺序能够确保卫士在战场中快速执行支援任务的通过高频治疗和闪避机制维持生存能力。技术点消耗仅为1点/次的设定,使得该舰船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闪避属性的战略价值体现在舰队的中排站位特性上。卫士级驱逐舰虽然具备治疗能力,但基础防御属性较低且处于易受攻击的阵型位置。将闪避点满后,可显著降低直射武器与导弹的命中概率,从而弥补其结构脆弱的缺陷。需注意防空协助策略的实战价值有限,该技能虽能提升40%命中率但触发频率较低,在现有防空机制下不建议优先投入技术点。
无人机系统的强化是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环节。卫士搭载的无人机可通过技术点提升锁定速度与武器冷却效率,这两项属性与本体雷达锁定形成联动效应。当无人机系统与本体同步强化时,能构建覆盖防空火力和维修支援的双重体系。态势感知系统提供的被命中率降低效果,需与闪避属性叠加计算才能达到最优防御效果。
在侧重防空作战的编队中,可适当牺牲部分冷却缩减来强化无人机对空命中率;若舰队缺乏前排承伤单位,则需提前点满闪避确保生存。但需严格遵守先锁定速度、后冷却缩减的基础框架,避免因战术调整破坏舰船的功能平衡。技术点分配比例建议维持在锁定速度:冷却:闪避=3:3:4的基准线。
该舰船的实战定位决定了其加点逻辑。作为兼具治疗与防空功能的特殊驱逐舰,所有强化都应服务于持续战场存在这个核心目标。过度追求单一功能会导致支援效率下降,例如全闪避加点虽提升生存率,但会大幅削弱治疗频率。建议在完成基础加点后,根据舰队配置和敌对阵容进行不超过20%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