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队形的排列直接影响战斗效率和生存能力。合理的队形能最大化输出并减少损失,核心原则是根据舰船类型和功能分配前中后排位置。前排应放置高护甲或高闪避的舰船,用于吸收伤害;中排适合多功能舰船,兼顾输出与支援;后排则部署高火力但脆弱的单位,确保安全输出。
舰船的具体排列需结合其武器射程和攻击特性。近战型舰船如护卫舰和部分驱逐舰应置于前排,利用其高机动性贴近敌人;中排可配置具备防空或反小型舰能力的舰船,例如多功能护卫舰或轻型驱逐舰;后排优先安排巡洋舰或战列舰等远程火力单位,确保其不受敌方直射武器威胁。部分特殊舰船如奶舰或干扰舰,通常置于中后排以提供持续支援。
若对手以战机或护航艇为主,需强化中排防空能力,增加防空型驱逐舰或护航艇拦截机;若敌方侧重战列舰等大型单位,则应加强前排坦度,同时后排配置高穿甲武器。面对混合舰队时,队形需兼顾多功能性,避免因单一强化某方面而暴露短板。
前排舰船残血时会自动后退,中排舰船需及时补位,避免阵型崩溃。编队时可预留1-2艘高速舰船作为机动单位,用于紧急支援或拦截敌方迂回部队。舰队行进时尽量采用一字阵型,便于遭受攻击时相邻舰船快速提供火力支援。
后期高阶玩法中,队形需配合技术点分配。前排舰船优先加点护甲和闪避,中排侧重命中与防空效率,后排强化暴击与射程。子型号舰船的特性也需纳入考量,例如某些护卫舰改造后更适合中排干扰,而部分巡洋舰改造后可承担半坦职责。
掌握基础原则后,通过实战观察敌方弱点并针对性布阵,才能逐步提升胜率。